華東師范大學楊國榮教授來我院講座
來源: 作者: 發(fā)布日期:2022-09-19 訪問次數(shù):6574
				
	華東師范大學楊國榮教授來我院講座
	        9月18日上午,我院邀請華東師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楊國榮教授做題為《中國哲學中的“道”》的講座。

	        楊國榮,華東師范大學資深教授,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、教育部重點人文研究基地中國現(xiàn)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長。教育部長江學者,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五、第六屆哲學學科評議組成員。主要研究領域包括中國哲學、中西比較哲學、倫理學、形而上學等。出版學術著作20余種,多種論著被譯為英文、德文、法文、韓文等。主要學術兼職包括國際哲學學院(IIP)院士、國際形而上學學會(ISM)主席、國際中國哲學會(ISCP)會長等。在儒學、宋明理學、中國近現(xiàn)代哲學、倫理學、中西比較哲學等領域有重要研究成果。
	        講授主要內容:
	        一、中國哲學中大道的特點
	        中國哲學中“道”的主要特點表現(xiàn)在:一、道的統(tǒng)一性與多樣性。二、道是萬物發(fā)展的根源。三、道是變化中的道。道四通八達、各不相同,但又都有道的根基。道是萬物形成的根源,不同的道千差萬別、但又相互統(tǒng)一、動態(tài)存在。 
	        二、中國哲學中人道的特點
	        在人類社會中,道具有一定的“人格”意義。從大道轉到具體的人道上,具體表現(xiàn)在價值理想、道德理想、社會理想上。如《論語-衛(wèi)靈公》“道不同,不相為謀”,講到價值理想不同的人,謀事也謀不到一起。
	        生活中,沒有規(guī)矩不成方圓,人道體現(xiàn)在規(guī)矩對于方圓的意義?!睹献印分小暗玫蓝嘀У拦阎币嗍侨绱说?。此外,人道可以通過一定的修煉達到符合天道,如講到《莊子》中“庖丁解牛”的故事,說明人是可以通過運用自如,極高超的技術來達到“道”的層面。
	        三、“道”與“器”的關系
	        “器”是形而下的知識,“道”形而上的智慧,只有走出了知識的界限,打破/克服擁有知識的片面性,才能真正上升到智慧的道的層面。器是道的具體表現(xiàn),道是器的歸一所在。道不遠器,具體到人上,即道不遠人。在人類社會中,道離不開人的活動。人內在的品性落實到外物之中,為道過程,也是知行合一的過程。
	        四、道品格中的“中”與“度”
	        “中”的原則與道密切相關。中和之道,過與不及都缺乏內在精神的和諧。不同個體,不同民族要想和諧的存在于世界之中,必須要找到適合自己的那個“度”,把握好自己的“度”,恰到好處,才能培養(yǎng)出完美的人格,達到真正的個體精神世界的和諧。此外,天地有大美而不言,天道中的善會無形中引導人們追求道內在的真善美。

	楊教授和學員進行互動解惑答疑


 
				